首页 > 财经 >

电子支付相关知识介绍

发布时间:2023-11-20 15:02:25来源:
1989年,美国法律学会批准的《统一商业法规》 对电子支付的定义如下。电子支付是支付命令发送方把存放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通过一条线路划入收益方开户银行,以支付给收益方的一系列转移过程。

  在我们国家,依据金融电子化网络系统,可以给出下列定义。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 E-paymen)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消费者、商家和银行)通过网络以电子数据形式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动。它本身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利用安全和密码技术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的计算机网上资金流通和支付。

  电子支付是传统支付的发展和创新,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电子支付具有以下特征。

  (1)电子支付是基于一个开放系统的工作环境平台(Internet);而传统支付则是在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运作,如某一银行的各个不同地区分行之间。工作环境的开放性有利于更多商家和消费者方便参与和使用。

  (2)电子支付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完成信息传输,其各种方式都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而传统的支付方式则是通过现金的流转、票据的转让及以后的汇兑等物理实体的流转来完成款项支付。

  (3)电子支付使用最先进的通信手段,如Internet、 Extranet: 而传统支付使用的则是传统的通信媒介。电子支付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求有联网的微机、相关的软件及其他一些配套设施:而传统支付则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4)电子支付可以真正实现任何时间的服务。

  (5)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电子支付只需现有的技术设施(Internet)和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而且只需要少数系统维护人员。电子支付的交易效率较高,从而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终端,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支付费用仅相当于传统支付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就目前来说,电子支付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安全性和支付信息私密性一直是困扰电子支付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大规模地推广电子支付,必须解决黑客入侵、内部作案、密码泄露等涉及资金安全的问题。同时,消费者所选用的电子支付工具必须满足多个条件:一是要由消费者账户所在的银行发行:二是要有相应的支付系统;三是要有商户所在银行的支持并被商户所认可。如果消费者的支付工具得不到商户的认可,或缺乏相应的系统支持,电子支付也还是难以实现。而对消费者来说,要求同时持有各种流行的支付工具,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电子支付的推广要求商家认可支持多种支付工具,各种电子支付系统能够相互兼容和互通。

  随者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的方式及其依托的工具越来越多。对于小额支付,这些支付方式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在线卡基支付工具类,如信用卡、借记卡、预付卡等:第二类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电子划款等:第三类是虚拟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等。这些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运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交易过程。

  电子支付可以通过3种形式传输:一是对于银行账户的贷记借记(电子转账等):二是通过卡片或计算机进行支付(卡基支付工具):三是对于某个网站上电子账户的贷记/借记(虚拟货币)。

电子支付

  1、电子支付的发展过程

  随者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也进行了很多的支付革新,其目的在于减少银行成本,加快清算和结算速度以及减少欺诈。近些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银行支付系统的发展和创新。因此,从银行采用计算机等技术进行电子支付的形式上来说,银行所具有的支付形式就代表着电子支付发展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银行利用计算机处理银行之间的业务,办理结算,如工商银行实时电子汇兑系统。

  第二阶段,银行与其他机构的计算机之间进行资金结算,如代发工资、代收费等。

  第三阶段,利用网络终端向客户提供各项银行服务,如在自动柜员机(ATM)上进行存取款等。

  第四阶段,利用银行销售点终端(POS)向客户提供自动扣款、转账业务,即“电子支付系统”,它是现阶段电子支付的主要方式。在这一阶段,以发卡行的行内授权系统为基础,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和城市银行卡中心的建立为银行卡跨行交互和跨行交易创造了条件,现行的银行支付系统也自然成为第五阶段网络支付的软硬件基础。

  第五阶段,最新发展阶段,电子支付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接转账结算,以资金流的畅通来支持电子商务,形成电子商务环境。这是正在发展的形式,也将是未来的主要电子支付方式。我们又称这一阶段的